快乐宝宝助孕

  1. 主页 > 广州助孕网 >

武威的历史沿革概述,一篇文章给您讲透讲明白

西周时期元年(前400年)武威郡为雍州之地,春秋以前为西羌占据,秦为月氏驻牧地。西汉文帝前元六年(前174年)匈奴占领河西。

▲谷水润凉州

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年)春,霍去病击败匈奴,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,后置武威、酒泉、张掖、敦煌4郡。境内置武威郡隶属凉州刺史部,领姑臧、媪围、武威、休屠、揟次、鸾鸟、扑擐、苍松、宣威、张掖共10县,以姑臧(今凉州区)为治所。

▲西汉时期:先有媪围城,后有武威郡

▲凉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(地图上标记红色)

▲张掖属国本质上是武威属国

新朝初始元年(公元前8年)十二月,新朝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,即新始祖,改国号为“新”,改长安为常安。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,登上了皇帝位,开了古代历史上通过(符命)禅让作皇帝的先河。王莽称帝后,改凉州曰雍州,归新朝管辖,武威郡(张掖郡)统辖:姑臧、张掖、媪围(景泰县)、播德、敕虏、郭楚、官楚(宣威县)、西楚(武威县)、南楚、北楚、传武、勒治、揭虏、罗楚、居成、左骑、晏然(休屠北部都尉)、张掖属国,十六县一属国,姑臧县为雍州州治。

▲王莽把武威郡改名为张掖郡

玄汉更始二年(公元24年),窦融时被封为巨蕖太守。当时,战乱未止,他决定联合来自河西的昆弟窦士,不往巨鹿,而是举矣西迁,屯垦河西,据武威、酒泉、张掖、金城、敦煌五郡。后窦融被武威太守梁统等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、凉州牧,建河西五郡大将军府、凉州牧府。从此窦融据武威,后在武威筑窦融台,这台就是河西五郡大将军府、凉州牧府遗址。

东汉兴平元年(公元194年)6月,武威郡为雍州州治,领14县,为姑臧、媪围、武威、休屠、揟次、鸾鸟、扑擐、宣威、仓松、鹯阴、祖厉、显美、左骑千人官、张掖。

▲东汉献帝时期:姑臧是雍州治所

曹魏黄初元年(220年)十月,重置凉州,辖武威等7郡,州治武威郡姑臧县,武威郡领姑臧、媪围、宣威、武威、揟次、仓松、显美、骊靬、祖厉、休屠、鸾鸟、扑擐、鹯阴、张掖共14县。

西晋泰始二年(266年),立妃杨艳为皇后。武威郡为凉州州治,辖姑臧、媪围、休屠、宣威、揟次、昌松、显美、骊靬、番和9县。

▲国宝级文物铜奔马出土于前凉建陵

前凉建兴二年(301年),张轨建立前凉,建元永安,设置凉州、河州、沙州、定州、商州和秦州共6州。武威郡属凉州,领姑臧、媪围、祖厉、宣威、揟次、仓松、显美、骊靬、鹯阴、番禾10县。

▲后凉的国都在凉州

后凉太元十一年(386年)十月,吕光改元太安,定都姑臧,史称后凉。后凉辖武威等26郡,武威郡领姑臧、祖厉、宣威、揟次、显美、骊靬和鹯阴7县。

南凉隆安元年(397年)正月,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自称大都督、大将军、大单于、西平王,建元太初,建都西平(今青海西宁),是为南凉。

南凉义熙四年(408年)十一月,秃发傉檀称凉王,都城移至姑臧,置武威郡等14郡及邯川护军。武威郡隶属凉州,领姑臧、祖厉、宣威、揟次、显美、骊靬和鹯阴共7县。

北凉隆安元年(397年)五月,沮渠蒙逊创建北凉,置有凉、秦、沙3州。武威郡隶属凉州,仍领姑臧、祖厉、宣威、揟次、显美、骊靬、鹯阴7县。

▲北魏时期:凉州镇和姑臧镇并存

北魏真君二年(公元441年),九月十九日,永昌王拓跋健去世,谥号庄王。这是拓跋涛攻打北凉一箭三雕中的第二雕,北魏设立凉州镇。注意,北魏时期的凉州有凉州镇都大将和姑臧镇都大将。凉州镇和姑臧镇并存,是州镇中存在县镇,是北魏历史上的独创。

北魏太和十四年(490),武威郡辖林中(姑臧)、襄城二县,将原来的武威郡分为武威郡和武安郡,武安郡领襄武县,为武安郡治,此地有著名的家族莫折氏,西魏末废。北魏只有一个襄武县,就在原武威郡境内。

西魏大统元年(535年),西魏灭北魏,据凉州,置凉州刺史,凉州置武威、昌松、魏安、番禾、广武5郡。武威郡领姑臧、林中、襄城、显美4县。

东魏元象元年(538年),北齐第一贵胄凉州段荣薨于中山,段荣妻娄信相是高欢妻子娄昭君的亲姐姐,高氏皇族对段荣一族宠信莫比。《北齐武威王段荣墓志》

北齐武定八年(550年),高洋受禅即位,建立北齐,是为文宣帝。凉州段氏为皇亲国戚,为北齐高家皇族所倚重,其显赫地位,可谓名扬天下。《北齐武威王段荣墓志》

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,春正月己酉,太师、晋公护上表归政,帝始亲览万机。军旅之事,护犹总焉。初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,置凉州总管府,治所姑臧,统武威、广武2郡。武威郡领姑臧、昌松、白山、力乾、安宁、广城、鄣和燕支共8县。

隋朝开皇元年(581年),废武威郡,置凉州大总管府,治所姑臧。隋炀帝大业初年(605年),废凉州总管府,复置武威郡,郡治姑臧县,领姑臧、媪围、昌松、番禾、允吾5县。

大凉安乐元年(618年),李渊拜李懋为大将军,送还凉州,下诏鸿胪少卿张俟德持节册拜李轨为凉王、凉州总管,给予羽葆鼓吹一部。此时李轨僭称帝号,建立纪元年号为安乐,命其子李伯玉为太子,长史曹珍为尚书左仆射,正式称帝。

唐朝武德二年(619年),唐高祖李渊派遣安兴贵前往凉州,说服凉安乐帝李轨归唐,不料凉安乐帝李轨不依,安兴贵遂同其弟安修仁密谋起兵政变,围攻武威,5月,安氏兄弟攻克武威,擒拿凉安乐帝李轨,李建成将其押解长安,李轨被李渊所灭。唐朝废武威郡,置凉州大总管府,治姑臧。

周朝天授元年(690年),十月的阿史那斛瑟罗的率众内迁。阿史那斛瑟罗为阿史那步真之子,在周朝供职的右玉钤卫将军。武则天收其余众六、七万人入居内地,拜斛瑟罗为右卫大将军,改号竭忠事主可汗,分别诣凉州、北庭内属,又寄在凉州界内的兴昔州,且置有隶于凉州大都督府的。

▲唐朝时期:凉州(武威郡)直接管辖河西道特区

唐朝景云二年(711年)五月,陇右道,议者以山南道所部阔远,乃分为陇东道、陇西道,即山南东道与山南西道;又自陇右道分出河西道特区,于是全国共分十一道一特区,即十一道(关内、河南、河东、河北、山南、陇东道、陇西道、淮南、江南、剑南、岭南)一特区(河西道),河西道特区直辖于皇帝,河西道治所凉州。河西道不属于陇右道,与陇无关,为独立存在,有别于天下(十)十一道。

唐朝咸通二年(861年)终将凉州再次纳入大唐版图,张义潮并没有染指凉州,至此,洛阳、长安与西北终于连成一片。《宋会要辑稿·方域二十一》“西凉府”条记载,该时期唐政府遣郓州兵2500人前往凉州戍守,此为唐朝直接管辖凉州。学术界一致认为应是指唐政府所派遣的郓州兵,唐朝直接管辖凉州,设立凉州节度使。张义潮没有染指凉州,同时唐廷对张义潮极其不信任。凉州势力复杂,张义潮根本无力管控,这也体现出凉州在唐帝国仍然是举足轻重的存在。

温末咸通二年(861年)张议潮向唐朝廷进表,收凉州(谎报军情),今不知却废,又杂蕃浑。近传温末隔勒往来,累询状人,皆云不谬。伏以凉州是国家边界,温末百姓本是河西陇右陷没子孙,国家弃掷不收,变成部落,昨方解辫,只得抚柔,温末的统治主体为内附唐朝的论氏(禄东赞后裔)家族,归义军不过是当时割据西北众多势力中的一个,凉州这个西北核心,一直都不属于归义军,后来彻底成了温末政权的都城。

温末咸通三年(0862年),温末始入贡,凉州温末在唐朝占下凉州的第二年,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,并与唐王朝建立朝贡关系。同时,归义军是无能的,确实没有收服凉州温末的实力,虽然张议潮时期归义军一度在河西非常强势,但也仅能将温末、回鹘逐出自己在敦煌的辖区,谈不上将其纳入麾下,更没有能力给予其毁灭性的打击,同时甘州回鹘也是实力强大,为归义军的克星。

温末乾符元年(874年)十二月初,“回鹘屡求册命,诏遣册立使诣其国,会回鹘为吐谷浑、温末所破,逃遁不知所之”。可见即便是令归义军极为头痛的甘州回鹘势力,也在温末和吐谷浑的打击下,一度被逐出甘州区域,归义军晚期,温末已经牢牢控制了凉州周边区域。《资治通鉴》

六谷蕃部元年(908年),六谷蕃部自立为独立政治集团,它们本为河西节度后裔、吐谷浑与吐蕃论氏后裔的杂糅,派人到后梁进贡,其首领论悉加、论心被封为左领军卫将军,同正,论乞禄为右领军卫将军同正,之后六谷蕃部分裂成许多部族聚落。

六谷元年(960年),吐蕃部族在西凉府设置西凉府折逋葛支、西凉府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等自立政权,定都凉州。太宗至道二年(996年秋)七月,北宋辖管西凉府,领姑臧、神鸟、番禾、昌松和嘉麟5县。

1016年~1032年。凉州回纥、粟特赶走了凉州的厮铎督家族。后建立了凉州的回纥国,即hor国。

西夏明道元年(1032年),李元昊攻凉州,从此,凉州属西夏版图,置西经略司。仁宗景祐三年(1036年),在凉州置西凉府,西夏陪都,神宗前期,为西夏都城,同时西夏的凉州出了一位西夏皇帝,四位西夏皇后。

元朝至元七年(1226年),七月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攻占西凉府,1227年,元朝灭西夏,凉州这块西夏的宝地西都又一次易主给了蒙古帝国,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去逝,凉州分封给了成吉思汗的孙子窝阔台次子凉州王阔端,治所凉州。

明朝洪武五年(1372年),明朝置凉州卫和庄浪卫(今永登),统领河西地区。洪武十二年(1379年)正月,明朝在庄浪设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,统领河西各卫所。

▲清朝时期的凉州府

清朝顺治元年(1644年),凉州承明制,甘肃分治,改为西宁道、凉甘道,辖凉州卫、镇番卫、永昌卫、庄浪卫、古浪守御千户所、平番(永登县全境、景泰县部分),同时凉州管辖青海、宁夏、新疆东部、内蒙西部。其后雍正设立正一品凉州将军,于凉州城,为上三旗中的正白旗,此为皇帝直辖。

..

汉唐之际,凉州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最大古城,城市规模仅次于神都洛阳。十六国时期的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北凉,隋末的大凉、唐末的浑末都曾在此建都,故称为六朝古都。以后历为郡、州、府治。它还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、文化交流的枢纽,“丝绸之路”西段的要隘,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,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。著名的凉州词(曲)、西凉乐、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,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、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
大体概括一下武威郡的历史沿革:武威郡,匈奴时期休屠国国都;西汉宣帝时期的凉州州治;新朝王莽雍州州治;东汉桓帝时期的凉州州治;东汉献帝雍州州治;曹魏时期凉州州治;北魏时期的凉州镇(北魏前中期三大镇,凉州、长安、统万城)。新朝末期的窦融政权;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北凉;隋末时期的大凉;唐末时期的浑末(慕容氏)、温末(论氏)、六谷(折氏);粟特Hor国;西夏时期的齐国、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。后历代中央集权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,统领西北地区,统辖西域和藏地。

西汉时期,武威郡为凉州刺史府;窦融时期,河西五郡大将军府;新朝时期,雍州刺史府;东汉时期的凉州刺史府;曹魏时期的雍凉中都督府、征西大将军府;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镇之首的凉州镇,凉州镇都大将、凉州大中正所在;西魏时期的凉州总管府,北周时期的凉州总管府,北周末期的凉州大总管府;唐周时期,凉州大都督府、河西道特区的河西节度府;西夏时期的西经略司所在;元朝时期的西凉王府;明朝时期,凉州卫府;清朝时期,正一品凉州将军府;凉州府所在。

▲黄河以西之地,就是古人常说的“河右之地”

*武威,即武威郡,古称雍州、凉州、雄州、雍凉、姑臧、龙城、神鸟、西凉、屠各、独孤、休著各、酋涂、浮图、休屠、大凉、西州、武定、武兴、凉城、莲花城、七级城、雍城、侠都、凉都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记》注释:“武威郡,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,故凉城是也”。


参考资料